你的位置:中国国际金融学会 >> 学术活动 >> 详细内容

2021年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年会在京召开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中国国际金融学会   发布者:中国国际金融学会
热度0票  浏览33次 时间:2021年12月09日 18:15
      12月7日,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年会在中国银行总行大厦召开。本次会议的主题是“世界经济与中国2022:聚焦全球经济金融体系的未来”。本次年会采用“线下+线上”相结合的形式举办,来自中央部委、高等院校、智库、金融机构、新闻媒体等单位的嘉宾通过现场和线上视频形式参加会议。
 
      在主旨演讲环节,原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刘明康认为,需要重点研究这场反复无常的疫情给全球带来了哪些冲击和机遇、全球供应链重塑、高新科技带来的深刻变化、国际金融如何更好地服务于全球绿色发展,以及全球资产重估、重组及重新配置等重要问题。
 
      在主旨演讲环节,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朱民认为,2022年是变动之年,也是过渡之年,世界经济正走向新的“三高一低”,即“高增长、高通胀、高债务、低利率”。通货膨胀是目前重要、敏感的变量,美联储的加息是其中重要的不确定因素,它对全球经济的冲击不容低估。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约瑟夫·斯蒂格利茨认为,中国可以通过发展股权融资、鼓励给中小企业贷款、增加政府对以教育及健康为代表的公共投资等方式转变现有的经济发展模式,实现共同富裕。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哈佛大学教授艾瑞克·马斯金认为,世界和中国面临气候变化问题,政府可以通过引入简单高效的碳税机制,激励煤电企业减少燃煤,降低排碳量,向使用绿色能源发电转型。希望其他国家政府能够效仿中国政府建立碳排放交易制度。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副会长李扬认为,现阶段非金融企业杠杆率下降,表明实体经济部门生产、投资和消费的积极性降低。发展小企业需要借助平台经济,通过平台将小企业与信息社会、数字经济、最新技术连在一起,应着力打造这样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副会长陆磊认为,今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主要宏观指标处于合理区间,经济保持了比较好的发展态势。针对日益复杂的内外部经济环境,我国应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余伟文认为,2022年将面临全球经济再次下行、高通胀、各经济体经济复苏不一致等三个风险。未来,香港将继续以香港所强,配合国家所需,协助国家发展,并保持香港的竞争力。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副行长梁新松认为,亚洲的增长、向实现碳中和的过渡,以及商业和金融的数字化正在重塑区域经济和金融格局。中国和新加坡将以支持创新的方式,在共同推动亚洲增长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杰弗里·萨克斯认为,全球面临疫情冲击、宏观经济不稳定、通胀和能源短缺等短期问题。与此同时,世界经济政治正经历根本性变化,国际社会需要加强合作,实现可持续发展。
 

      中国进出口银行行长、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副会长吴富林主持年会致辞演讲和主旨演讲“全球经济金融发展新趋势”环节。

      
      中国银行副行长王志恒主持年会主旨演讲“‘十四五’规划与中国经济新发展格局”环节。

 
      本届年会旨在探讨后疫情时代全球经济复苏面临的新挑战,展望未来经济金融形势的新趋势和新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本届年会也是庆祝中国银行成立110周年系列活动的首场活动。本届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年会由中国国际金融学会主办,中国银行研究院、纽约分行承办。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