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中国国际金融学会 >> 学术活动 >> 详细内容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与全球治理”研讨会成功举办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中国国际金融学会   发布者:中国国际金融学会
热度0票  浏览61次 时间:2023年6月02日 15:25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为更好地把握当前国际经济金融形势,探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方向,2023年5月30日,中国银行研究院、中国国际金融学会邀请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王晋斌副院长、中银证券管涛全球首席经济学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谭小芬教授,以“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与全球治理”为题展开讨论。本次研讨会由陈卫东院长主持,钟红副院长出席,来自金融机构部、普惠金融事业部、个人数字金融部、全球市场部、托管业务部等多个部门的三十余名领导和同事参加了本次会议。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王晋斌从学理的视角,指出美元流动性提供与美元信用之间存在两难问题。当前,受地缘政治冲突、全球贸易收缩、美联储加息及美国逆全球化政策影响,美元全球流动性收缩,美元储备占比下降。为维护美元国际货币地位,美国采取金融全球化和贸易逆全球化并重策略。未来,经济多极化和地缘政治格局演进形成了货币多极化的经济政治基础。但随着外汇储备进入以存量结构调整为主的阶段,多极化货币面临激烈竞争。
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指出,国际货币体系的多极化已经是大势所趋。同时应当认识到,过去十年美元作为国际货币的多项功能虽有所弱化,但仍是关键国际货币。人民币虽然在国际上的接受和认可程度逐步提高,但人民币国际化还有很大发展空间。他进一步针对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提出了政策建议。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谭小芬教授指出,过去美元储备地位虽然下降,但美元在全球外汇交易、国际贸易计价乃至国际债券发行中的份额仍在上升。当前国际货币体系存在两大问题,一是美国国内政策目标优先与国际货币稳定之间存在冲突,二是全球储备资产相对美国经济总量在上升,巨大的储备资产需求与有限的储备资产供给之间存在矛盾。多元储备货币体系是目前探讨的方向,尽管存在很多问题,但货币之间可以相互制约,有助于摆脱对单一货币的过度依赖,同时能够加强对储备货币发行国的纪律约束。

      在讨论环节,现场听众就特里芬难题对国际货币体系现实问题的解释力、国际货币职能划分及其集中度差异、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关键因素、相关领域研究数据的获取渠道等问题,与各位嘉宾进行了深入讨论。

      最后,陈卫东院长总结指出,一直以来,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及人民币国际化相关话题受到各界广泛关注。本次研讨会嘉宾从国际货币体系多极化趋势、货币国际化实践经验、人民币国际化策略选择等不同视角,对相关议题进行理性和客观的解读,为我们下一步深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思路和借鉴。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