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机制体制”研讨会暨《国际金融研究》论文宣讲会在海南大学顺利召开
发布时间:2025-04-25 人气:
为更好激发广大学者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搭建学者间的学术交流平台,中国国际金融学会、海南大学主办,中国银行研究院、海南大学国际商学院承办了“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机制体制”研讨会暨《国际金融研究》论文宣讲会,于4月19日在海南大学成功举办。来自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湖南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河海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东北财经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天津财经大学、山东财经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海南大学、中国人民银行贵州省分行、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多所高校、监管机构、研究机构的10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会议合影)
研讨会致辞演讲及主旨演讲环节由海南大学国际商学院党委书记南国芳主持。海南大学副校长李步洪在致辞演讲中详细介绍了海南大学近年来取得的成绩,特别是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提出“要支持海南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学科”以后,海南大学建设取得的突破性进展。希望与会专家学者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共同探讨海南自贸港建设,为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言献策。
(李步洪副校长发表致辞演讲)
中国银行研究院院长、中国国际金融学会秘书长、《国际金融研究》主编陈卫东在致辞演讲中指出,特朗普基于增强美元储备货币地位、希望全球其他国家分担美元作为储备货币成本的逻辑,于第二任期出台“对等关税”政策、投资限制性政策、财政政策等将对全球经贸秩序产生“颠覆性”影响,导致世界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全球关键行业产业链加速重构、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美元的全球储备货币地位使美国面临通过发行国债以满足世界对储备资产的需求与维持储备资产发行人偿债能力的“特里芬两难”。美国不应只希望全球分担美元作为储备货币的成本而独享美元作为储备货币的收益。第一,由于全球对储备资产需求的价格弹性较低,美国在收益率较低、主权信用风险较高时仍能以低成本持续融资。第二,全球对美国国债的超额需求导致美元币值长期被高估,虽然导致美国出口竞争力下降,制约制造业发展,但也带来了进口价格低廉、全球资本流入美国金融市场的巨大优势。第三,美国可基于其储备资产国地位控制国际贸易和金融体系。此外,陈卫东院长还基于当前全球巨大的不确定性,提出一些值得深思的重要课题。
(陈卫东院长发表致辞演讲)
天津财经大学副校长、中国国际金融学会理事马亚明在主旨演讲中提出,特朗普第二任期提出的“对等关税”政策、优先投资政策等,针对中国目的明显,将产生中美贸易“断链”、阻断双向资本流动、加速中美技术“脱钩”、压缩中国参与国际规则制定空间等负面影响。为应对冲击,我国应转向“创新为核+规则引领+治理共建” 的新范式。一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产业链韧性。二是拓宽多元融资渠道,强化跨境资本监管。三是丰富风险防控工具,实现更高水平开放。四是主动参与全球治理体系重构,特别是新兴领域国际规则构建。
(马亚明副校长发表主旨演讲)
山东财经大学副校长彭红枫在主旨演讲中分享了其团队关于国家金融周期的相关研究成果。全球金融周期考察了各国经济、金融状况在时间上的同步性,而国家金融周期体现了一国在经济制度和金融发展水平方面的差异性。研究团队采用指标体系测度法估算了各国金融周期,并研究了国家金融周期对汇率波动、国际资本异常流动的影响,以及各国金融周期间的动态溢出效果。
(彭红枫副校长发表主旨演讲)
外交学院国际经济学院院长欧明刚在主旨演讲中提出,我国采取的扩大开放政策有效应对了上一轮中美贸易摩擦。特朗普第二任期的部分政策还将导致中美金融“脱钩”,我国应平衡好金融开放与金融安全。第一,在保持国内经济金融稳定的同时,持续扩大金融对外开放。第二,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反对美国金融霸权。第三,加强涉美金融风险防控,维护香港金融市场稳定。
(欧明刚院长发表主旨演讲)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公共政策学院副院长肖耿在主旨演讲中提出,制度创新是破解中美贸易摩擦困局的关键。美国过度消费模式与中国高储蓄率差异反映出两种经济思维,中国应通过“制度+技术”双创新,进一步挖掘内需潜力。通过利用香港平台助力跨国企业出海、深化“一带一路”合作,形成对冲美国市场风险的战略支点,实现"1+1>2"的跨双循环合作。
(肖耿副院长发表主旨演讲)
海南大学国际商学院教授王勇在主旨演讲中提到,依托自贸港法及金融支持政策,海南已初步构建制度型开放框架。未来应逐步拓展银行账户管理、跨境资本流动等关键领域。王勇建议,第一,应拓宽多功能自由贸易账户功能,提高有限渗透程度;第二,依托海南自身优势,发展绿色、数字等新型离岸贸易;第三,探索在自贸港发行离岸人民币债券,并逐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王勇教授发表主旨演讲)
“海南自贸港金融创新与金融安全”圆桌论坛由中国银行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副秘书长周景彤主持,海南自由贸易港金融学会副会长、中国银行海南金融研究院院长王方宏,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副院长温军,海南洋浦经济开发区管委会首席规划师林光明,成都创新金融研究院理事长傅诚刚围绕海南自贸港建设展开讨论。王方宏指出海南自贸港在金融改革、核心政策落地方面面临挑战;温军强调金融自由化需与问责机制平衡;林光明提出通过政策稳定性、公共服务优化吸引人才;傅诚刚建议借鉴国际经验发展离岸金融与数字金融,监管与发展并重。
(圆桌论坛)
下午论文宣讲环节,24位入围论文作者分别围绕外部不确定性与跨境资本流动、金融风险与金融安全、全球政经格局演变与价值链重构、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与企业高质量发展四个主题报告论文。来自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天津财经大学、海南大学、湖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的相关领域专家对论文进行点评。
(《国际金融研究》论文宣讲会)
依托此次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分享了自己的最新观点、实践经验,深入探讨了如何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助力海南自贸港建设等问题。此次研讨会加强了学术界与实务界,期刊与作者之间的交流互动。未来,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国际金融研究》编辑部将举办更多学术活动,搭建专家学者交流平台,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贡献力量。